每當有幼童的父母向我抱怨,自己的孩子多麼不可理喻時,我常會告訴他們:「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頭。」
什麼挑戰?當然是青春期呀!孩子進入青少年,約莫是升上小學高年級或國中時,大人就會領教到什麼是真的「不可理喻」了!
「趁孩子還願意親近你、賴著你的時候,多抱抱孩子吧!」
我常這樣提醒家長。因為,青春期的孩子不只不給碰,還刺得你滿身傷。所以,許多大人都覺得,青少年很「叛逆」。
老實說,我很想知道,究竟是誰給青少年階段貼上「叛逆期」這個標籤。於是,青春期孩子的任何令父母搖頭嘆息的行徑,就被等同於「叛逆」了。
我得為青少年說說話。事實上,人的一生就是尋求獨立自主的過程。為了能夠自立,我們需要自己爭取主導權,自然會有與父母意見不一致的時候。
而青少年恰巧又暴躁易怒、情緒反覆無常,他們的獨立自主往往伴隨著強烈的憤怒情緒一塊兒呈現,看在大人眼裡,就是為反對而反對:「分明是造反!」
其實,他們也不願意呀!
家有青少年,家長必須有兩個體認:
第一,你家那個過去貼心可愛的孩子,已經回不來了。
第二,就是黃之盈諮商心理師在《孩子的叛逆都是想求助》書中說的,父母的教養心態得歸零,過去有效的教養方式,在青少年面前都會失靈。
也就是說,你得重新理解這個族群的孩子,才有辦法和他們互動相處。你也才有機會聽懂,孩子的叛逆,往往正在求救,希望獲得大人理解、支持或協助,只是破了洞的腦袋讓他們不知道如何好好表達而已。
《孩子的叛逆都是想求助》這本書,是所有青少年家長的後援隊。這本書的字數不多,但卻相當實用。特別是,作者分析當今數位科技如何改變青少年的大腦與習慣,而使青少年處在更巨大的壓力與更強烈的情緒波動下。
我喜歡書裡的一個比喻:當青少年不斷吵著要這個、要那個時,就像一台車上坐在後坐的乘客,對著駕駛要求東、要求西,拼命干擾卻對順利抵達目的地毫無幫助。
這時,坐在駕駛座的父母,便可以邀請青少年坐到副駕駛座來,看清楚此行的真正目的,扮演協助駕駛的角色。也就是,賦予孩子一些重任,讓他們適時參與決策。
更重要的是,孩子有一天得坐上駕駛座;於是,你得偶爾讓出位子,讓孩子嘗試看看。
問題來了,青少年衝動腦殘,實在讓人無法信任,但大人又得適時放手。收與放之間,該怎麼拿捏?
黃之盈老師在《孩子的叛逆都是想求助》書中教你,你得與孩子討論規範,協商各種約定。而規範與約定,大致會有三個層次:不可妥協→適度開放→自主管理。
層次一是你認為絕不能退讓的教養底線,你得先與另一半先討論好;層次二則是依據孩子的年齡或能力,逐步給出的權利或空間;層次三則是給孩子自行決定的部分,父母無須干涉太多。
這些,通常沒有標準答案,也都需要與孩子做充分討論。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果然是長期與青少年相處,經驗豐富的國中輔導教師。這本書還教你如何陪伴孩子面對數位陷阱、人際挫折、戀愛失落等,但不管哪一個議題,都需要先與孩子的內在連結。在這之前,大人得先與自己的內在連結,安頓好自己。
否則,孩子叛逆,你就爆炸,只是互相折磨罷了!
書籍資訊
孩子的叛逆,都是想求助:爸媽崩潰前,先搞懂青春期的孩子怎麼了!解鎖半熟大腦 X賀爾蒙的生理風暴,穩定數位焦慮,停止親子內耗(ISBN:9786269671861)
※ 本文已取得作者同意轉載。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