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圖文書
Author:Lara Bryan, Eddie Reynolds, Rose Hall
Illustrator:Tim Bradford
前陣子我借閱了一本《巴夫洛夫的狗:50個改變歷史的心理學實驗》,內容從書名可想而知,不過編排上依照年代及研究主流區分章節,將精選過的實驗依序介紹,搭配好看的復古插圖,敘述也經過淺白釋義不致艱澀。我筆記了幾篇內容跟蛋黃分享,他也聽得津津有味。
最近在書展注意到這本去年出版的《Psychology for Beginners》,來自Usborne從2018年開始推出的新系列,覺得很適合作為延伸閱讀。畢竟心理學還能細分成許多子領域,作者從基本的名詞解釋、相關職業和研究方法開始為讀者開門,再引領探索幾塊發展成熟的空間。用簡單的提問、通俗的情境模擬和真實存在的案例,讓讀者對心理學有不同面向的基本認識,同時建構出一個整體的概念。字雖然不算少,但圖解的版面也不遑多讓。媽媽預讀的時候發現不少在《巴夫洛夫的狗:50個改變歷史的心理學實驗》看到的實驗,但這本書不只有深入淺出的描寫,也對造成實驗結果的可能原因進行討論,對與低年級生的共讀很有幫助。這個系列已經出到第十一本,也許就有你在尋找的主題唷!
1. 實驗
心理學家在研究之初會提出很多不同的疑問,要找到問題的答案也有不同的途徑。訪問、觀察、實驗都會導向一個結果。這裡引用了2018年來自西班牙的研究團隊的實驗,他們想知道人在處於高風險狀態下是否能夠明晰思考。介紹這個實驗運作過程的同時,變數、假設、實驗組與控制組等名詞的出現不僅必然也很自然。
結果不見得就是正解,也許是另一個待解疑問的產生。章節之末提及實驗的真實度、危險性與道德面,都是很值得跟孩子討論的題材,歷史上都有一些具爭議的案例可以加菜。
2. 心智的主要功能
心智是人們對已知事物的沉澱和儲存,通過生物反應而實現動因的一種能力總和。我們透過五感去體驗並感知發生在我們周遭的訊息,經過大腦的處理與儲存,根據這些認知的累積,我們的情緒反應與行為模式都會受到驅動。
洛夫托斯的引導性問題, 1974
然而既有的認知也會成為一種蒙蔽,讓我們產生所謂的錯覺;既存的記憶也可能被改寫,失去真實度與可靠性。1974 年,心理學家伊莉莎白・洛夫托斯(Elizabeth Loftus)請來一群學生觀看一段連環車禍影片,看完後發給他們問卷填答,但同樣的問題有不同寫法。例如其中一題「車輛彼此相撞/猛烈撞擊/碰到……時,車速大約多快?」光是問句遣詞的不同,就引導出明顯不同的答案。
可見在審訊當時,人員發問的方式有多麼重要,因為記憶時在不可靠,很容易因為一些有意或無意的暗示而被竄改。
重見光明的悲劇, 1959
從小失去某種感知能力的人,在別的方面常常比一般人敏銳,因為在大腦發展的時期,受刺激的皮質區的突觸會快速增加,但沒有使用的部分會「用進廢退」,被別的感官徵收去利用。1959年有一個讓人心碎的案例,一個10個月大就失明的盲人在52歲時接受手術重獲光明,但因沒有從小建立正常的視覺能力,導致他「視而不見」,無法辨別遠近距離,也看不出事物的立體。過去憑藉聽覺和觸覺去感知世界的他,不僅身懷技藝能自食其力,也會拈花惹草享受生活,卻因為視覺恢復而飽受挫折與痛苦,術後一年就抑鬱而終。
就像這一章提到的語言發展,嬰兒在幾個月大的時候能夠分辨各式各樣音位(Phoneme)的差異,但約莫十個月大後,這種能力會開始退化,因為大腦會認定目前能聽到的音位才是需要的。小時候沒聽過的發音方式,長大後要學難度就會提升很多。
3. 深思熟慮
大腦接受海量資訊後,如何處理後進行推理、判斷並下決策?其實懶惰的天性也在此驗證,大腦的思考有抄捷徑的傾向,生理學所說的捷思法(heuristics)即是依賴經驗去評斷的法則。這裡舉了到商店找番茄的情境,就很容易跟孩子解釋。人的大腦有一張心智地圖,上面是我們過往蒐集來的訊息,就好像在Google輸入地址一樣,當我們需要時會產生各種建議路線幫助我們快速得出結論。只是常見的認知偏差如暈輪效應、流暢理論等等會讓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人們的決定也會受到當下的情緒或生理狀態影響。
4. 個體差異
人人生而不同,有著各自獨特的個性與思考方式,但心理學家和醫師仍想出了一些方法來評斷人在某方面的能力高低,或將個性做分類,例如智力測驗或人格特質的分析,但這樣的系統要達到公平完善是很困難的。人的思考與行為不僅僅跟人格特質有關,可能還要將當時身處的狀況考慮進去。
這一章還探討了自我意識、性別認同等更多議題。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的說明只有兩頁篇幅,但已經遠超過一般繪本的深度;外界的期待如何發揮舉足輕重的力量,也值得大人的反思。
5. 成長與發展
發展心理學這個支派的學者,對於人在成長的過程如何形塑出獨有的個性與心智?什麼階段會開始發展什麼能力?孩子跟成人的差異?基因與環境的影響程度?都是他們研究的範疇。
皮亞傑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 1952
過去人們認為兒童的思考邏輯與大人相仿,只是能力較差,但皮亞傑(Jean Piaget)進行的研究卻有不同的論述。他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進行一些測試,發現不同階段的幼兒會依序發展出不同的能力。例如0-2歲的感覺動作期、2–7歲的前運思期…,而他認為幼童是以自己的觀點出發,無法去想像以他人角度來看事物,因為還未發展出「心智理論」。這個論點就是圖中右下的案例。
心智理論:是一種能夠理解自己以及周圍人類的心理狀態的能力,這些心理狀態包括情緒、信仰、意圖、欲望、假裝與知識等。
6. 我們是群居動物
人的感受與行為其實受到他人及外在眼光的影響甚鉅,不用心理學家的實驗我們也能感受到。這樣的情況如何發生,甚至在我們無意識的情況下也能驅使的程度,都屬於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領域,讓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實驗結果也多來自這個範疇。
生而為人免不了會與人互動,我們透過面部表情、身體語言、音調和其他外在條件來推知對方的情緒和狀況。但若依循捷思法去評斷一個人,很容易忽略其他面向而造成刻板印象或偏見等問題。
米倫格爾實驗, 1963
生活在一個團體中,漸漸我們學會遵守規範、理解並符合潛規則,但我們會為了服從做到什麼程度?想知道權威與良心牴觸時會有什麼結果的史丹利・米倫格爾,找來一些志願者參與實驗,兩兩一組,抽籤決定誰扮演「老師」與「學生」。但其實所有的籤都是「老師」,而「學生」是預先安排好的人。實驗主持者會在「老師」面前將「學生」綁在椅子上、手貼電極片,告訴他們,當「學生」答錯題目時,「老師」必須按下電擊按鈕處罰,按鈕一共有30個,每一個鈕的電極強度都會遞增,最強為450伏特,「學生」每答錯一次,「老師」就必須依序按下一顆鈕,「學生」會出聲假裝感到痛苦,並在「老師」按倒300伏特的按鈕就不再出聲,但電擊不會真的發生。接著「老師」會被帶去另一個房間,僅透過耳機和麥克風與「學生」溝通。
在「學生」時常答錯的情況下,「老師」必須繼續按鈕,即使聽到耳機傳來的聲音愈來愈痛苦,讓「老師」開始心生猶豫,實驗者仍會堅持要他繼續實驗。原本預期會有多數的人停止實驗,結果卻出乎意料:40個參與實驗的志願者,沒有一個人在300伏特的按鈕前就停下實驗,雖有少數人拒絕繼續進行,卻有過半的26人一路按到最後一個按鈕,儘管這些人在進行實驗時也表現出極度緊張與恐懼的反應。對比集中營的獄卒,他們犯下令人髮指的罪行,可以以服從之名脫罪嗎?
艾許的從眾實驗, 1956
這個實驗則是安排一次六、七位學生參與,坐成一排,但唯一的關鍵受試者並不知道其他人都是安排好的,他的座位被排在倒數第二個。實驗者開始進行測驗,給大家看兩張卡片,一張畫了三條不等長的直線,另一張則畫了一條測試線,要判斷測試線跟那三條直線的哪一條是等長的,並要求學生們依序從第一位開始大聲回答。最初兩題大家都答對了,但接下來那些安排好的學生們會開始故意答錯,看看關鍵受試者會如何反應。
實驗的結果顯示,受試者會在超過三分之一的測試中選擇從眾,跟著其他人給出錯誤的答案。由於受試者答題順序在倒數第二名,必然會聽到絕大多數人的回答,身為少數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即使認為自己是對的,也會在同儕壓力下選擇屈服。
7. 大腦和心理健康
經過許多不同議題的討論,最後一章回歸到生理健康的層面,說明大腦和神經系統的分工與合作,於是我們的腦帽又可以拿出來玩了。被頭蓋骨保護起來的大腦我們很難去觀察,一開始科學家獲得授權從死者身上做研究,接著也靠腦部受損的病患與一般人比較而獲得知識。隨著技術的進步,漸漸發展出一些能夠分析的方法,例如利用核磁共振來取得腦部影像,比較人在不同活動時血液流動的模式等等。
心理學家也從動物身上學習到很多,這部分就衍生出人道問題。過去曾有一些實驗因為對動物造成傷害而備受批評,現在研究的進行在開始前都要被嚴格檢視。
史金納箱, 1938
在桑代克的迷籠實驗與巴洛巴夫的搖鈴實驗之後,史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將老鼠放進一個設計好的箱子,當老鼠壓到箱子內的控制桿,就會有食物掉下來。一開始只是無意間壓到,但經過幾次會形成「正向增強」,老鼠去壓桿子的次數愈來愈密集與頻繁。史金納稱之為「操作制約」,他認為被增強的是(老鼠想要食物的)行為而非老鼠本身。
書中還講述了一些無論是腦部受損的病例研究,或是精神方面的疾病症狀,認識病因、治療方法,以及幫助大腦維持健康的良好習慣。
書籍資訊
Psychology for Beginners (精裝版)(ISBN:9781474979900)
巴夫洛夫的狗:50個改變歷史的心理學實驗(ISBN:9789869459693)
※ 本文已取得作者同意轉載。
作者:Noel 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