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建立閱讀習慣時,不一定僅拘限於希望孩子要先從文字書開始,先習慣生活中有書,開始閱讀,再到建立閱讀習慣,是需要時間慢慢培養,而建議的書單也可考慮漫畫型式的圖像小說,圖文並茂再加上孩子會喜歡的故事主題,再從中觀察孩子的閱讀反應,如此便能慢慢建立起閱讀習慣。
以同哥來說,他讀文字書,也看漫畫書,所謂廣讀,更不該拘泥於形式或內容。
前陣子有位讀者媽媽私訊,分享孩子終於開始喜歡上閱讀圖像小說,因為找到他喜歡的故事,在此之前,閱讀上總是有一搭沒一搭。如果說0-6歲是閱讀習慣建立的黃金時間。
那麼6-12歲則是第一個重要時期,即使錯過0-6歲的親子共讀,也還是可以慢慢建立閱讀習慣。
而我則會持續替大家尋找好書,希望大家能找到適合孩子的書單,即使現在是個短影音與快速度的世代,但身為父母,仍然希望替孩子保留文字閱讀的「慢」能力。
I Survived系列
以真實歷史事件結合虛構故事的圖像小說,讓孩子能以輕鬆的方式去了解真實歷史。
✔ 藍思閱讀值GN390-520L
✔ 建議9歲以上

如果孩子喜歡看真實歷史故事,或者是希望替孩子找尋不同的閱讀書單,那麼這系列會很建議關注,會建議小學中年級以上即可放入書單,甚至國中生也很適合。
特色是以「真實歷史事件」結合「虛構故事」所結合的圖像小說,I Survived the Attacks of September 11, 2001即是以發生於2001年的美國911事件為故事背景。
對父母這一代的人來說,都知道911, 但對孩子來說卻可能不太清楚,以同哥為例,他就不太清楚。
所以加入做為閱讀書單相當適合,故事採倒敘法,翻開書頁即看到時間標示在紐約市 2001年9月11日 周二。
這天,在美國紐約市,發生了震驚全球的911恐攻事件,造成2947人死亡 。

故事採倒敘方式,911事件二周前,紐約市內的小男孩Lucas正在進行足球鍊習,Lucas最愛的運動是足球,而比足球更愛的則是Benny叔叔,Benny叔叔是Lucas父親於消防局工作的好友,他是他帶著Lucas一起愛上足球。
不過由於腦振盪的關係,醫生並不建議Lucas繼續踢足球,於是Lucas在9月11日當天決定搭早上七點的火車去紐約找Benny叔叔,Benny叔叔工作的消防局在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附近。

就在此時,紐約市出現飛機,異常的低空飛行,每個人都很驚訝,不知道為什麼這樣?

劫持者將飛機衝撞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大樓,
Benny叔叔和隊員們要前去救援,消防局只剩Lucas一人,Lucas打電話回家,和媽媽報平安,因為他其實沒有知會父母就獨自一人搭火車來找Benny叔叔。
接到電話的父親二話不說趕來,此時,他們還不知道接下來還會有第二架及第三架飛機自撞。
如同書中所描述的:「這不是事故,這是戰爭」。
事件中也有許多消防員殉職,而Benny叔叔則是幸運生還的那個。
雖然故事中人物為虛構,但事件背景皆為真實歷史,所以孩子雖像在讀故事,實則也是在閱讀歷史。
個人會認為此系列可歸類在社會科圖像小說類別。

故事最後也有對於生還者的真實採訪,書中這位女士,原先是拒絕接受採訪,因為她有許多朋友或朋友的家人在911過世,911對於他們是無法跨越的傷痛,但在幾近考慮後才答應分享。
也有了這段章節。對於真實歷史事件為背景的故事來說,這段採訪極其珍貴。

I Survived The Sinking of the Titanic, 1912 以發生於1912年的鐵達尼事件為主題,這本圖像小說也很推薦,由於電影,鐵達尼號的故事大家應該都知道,更曾為了Jack與Rose而在電影院流淚。
而在I Survived The Sinking of the Titanic, 1912,同樣是採用虛構人物與真實歷史事件。
據作者所言,雖是虛構人物,但其原型可能都來自於其在閱讀相關資料時的靈感。
故事主角是小男孩George與小女孩Phoebe,他們和阿姨一起搭上鐵達尼號,並且在船上認識了來自義大利的Enzo,
故事最後,George, Phoete, Enzo與阿姨都幸運獲救,中間的故事就不多做介紹,有興趣可加入書單。
如果對這段歷史還想了解更多,書本最後也有放入許多珍貴歷史圖文 。
I Survived the Nazi Invasion, 1944: A Graphic Novel 除了以上二本,也有1944年納綷歷史為主題的圖像小說。
書籍資訊
I Survived 系列
※ 本文已取得作者同意轉載。
作者:愛小宜的甜蜜小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