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粉昆蟲的族群數量不斷在衰退中。大約從70年代開始的三十餘年間,野生蜂群突然大量死亡,養殖蜂巢李裡的工蜂也成群消失,導致蜂巢崩潰。此現象在 2007年前後更是急劇惡化,美國學者因而將這個現象命名為 CCD「蜂群崩壞症候群」(colony collapse disorder)。今天介紹的書來自《If Animals Disappeared》系列,目前有四個作品,包含蜂、鯊魚、北極熊和大象。宛如滄海一粟的蜂自成一個社會,看似對人類影響不大,但蜂的消失不僅僅是吃不到蜂蜜或其他農作物的問題,而是會造成整個地球生態系的失衡。透過這本書孩子可以了解蜂在生態鏈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當這個鎖鍊斷了後會帶來如何嚴重的後續影響。
若對影像資料有興趣,也可以參考英國的《蜜蜂的消失》(Vanishing of the Bees)(英國,2009)、瑞士的《蜜蜂工場》(More than Honey),以及台灣公視出品的《蜂狂》等紀錄片。
祖先可追溯至2.7億年前的蜂屬於關鍵物種,歷經長年的進化與數次物種大滅絕,在3500萬年前出現於東南亞,現今約有超過兩萬種品種。蜂的授粉將花粉在植物間傳遞,讓植物得以繁殖,這遠比鳥或風等媒介更有成效跟效率。
社會型的蜂是一個超有機體,需要健康的蜂后與雄蜂交配,繁衍更多幼蜂;其他雌性工蜂則各司其職:覓食、育嬰、保衛家園與授粉。工蜂採集花蜜是為了餵養自己的族群,但沾附到牠們毛絨絨身體上的花粉會跟著他們的造訪而散佈到其他花朵上。花卉的多樣性就在這個過程中往更豐富的方向發展。
然而,因為環境與氣候變遷,還有人為因素造成「蜂群崩壞症候群」,無論是棲息地和食物的缺乏,或是農藥濫用和疾病傳染,都會造成蜂巢的流失。
以台灣來說,蜂產業受到天災與疾病的衝擊,採蜜量驟降,加上低價進口蜜或假蜜在市場上的充斥,都讓本土養蜂人跟著放棄,變成一種惡性循環。在中、高海拔地區很多重要的果樹、野生植物和花朵都要仰賴野蜂授粉,花粉傳遞的市場可說是被蜂壟斷,失去了授粉的主要媒介,地球上的主要作物產量會大幅減少,若蜂群減少,首要衝擊的就是這些物種的存續。
作物減少,以野果為食的鳥類也會消失。花園和農場少了天然的害蟲管制,食果鳥類傳播種子的行為也會終止。花果少了,作物跟著少了,生物多樣性也無法再確保。
那我們可以做什麼呢?
- 將蜂的危機傳達給更多人知道。
- 種植蜂喜愛的花朵:花期長、容易進入、顏色豐富的花朵。
- 不要使用傷害蜂的農藥與化學物質。花園驅蟲可以選擇苦煉油或黑疆菌等友善蜂的資材。
- 購買優質蜂蜜,支持在地養蜂人。
- 打造獨居蜂旅館
之前透過好友認識「城市養蜂是Bee要的」,知道了獨居蜂才是蜂種的大宗,佔了八成以上。雖然他們並不產蜜,依然身負授粉重任。蜜蜂用蜂蠟築巢,但獨居蜂大多都是利用天然材料,斷掉的木頭和竹子都是他們喜歡的素材,但在城市中很難有他們容身的地方。透過「城市養蜂是Bee要的」推出的城市養蜂計畫,我了解到人蜂共處的可能性,也有訂購他們的書籍與產品準備打造獨居蜂旅館,盡一份微薄之力。
書籍資訊
If Bees Disappeared (精裝版)(ISBN:9781250232458)
※ 本文已取得作者同意轉載。
作者:Noel 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