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子在國一時曾遭受同儕霸凌,而現在都上高中了,他還無法釋懷,還不願意原諒當對方,為什麼會這樣?」
曾與一位母親討論孩子的情緒困擾與學校適應狀況,母親向我提起孩子國中時,曾遭遇同班同學霸凌的事情。她知道這件事對孩子的傷害很重,影響很深,但令她不解的是,對方當時都道歉,也受到懲處了,而且時間過了這麼久,為什麼孩子還不願意原諒對方呢?
「我希望這孩子別再對對方懷有這麼深的恨意了!」
「是什麼讓你有這樣的期待呢?」我問。
「唉!他如果永遠不能原諒對方,不就代表他永遠放不下這件事,那麼,在他心底,這件事永遠不會過去。人生,畢竟得往前走呀!」
這麼說,好像也有道理。問題是,選擇原諒對方,這件事就真的「過去」了嗎?而霸凌事件對孩子的傷害,就此不復存在了嗎?
或許,在這孩子心中,這件事永遠不會有「過去」的一天。
如果,你曾經被某人嚴重傷害過,你也許能體會這種感覺——每每想起那往事,就想把對方碎屍萬段。然而,這樣的念頭卻常被身旁的人視為「不正常」或「不合理」,他們不允許你這樣想,他們要你試著去「原諒」對方。
《你真的可以選擇不原諒》一書作者金泰京提到,我們的社會正以一種看似正確的道德框架,綁架那些曾被傷害過的被害人——原諒才是對的,無法原諒或一直記恨著,反而會被譴責。
接下來,你也不得不認同這種社會期許,質疑自己為什麼無法原諒,為此感到自責,更陷入痛苦的深淵中。
這無疑是讓自己受到二度傷害。
創傷療癒是一條漫長的路,也是相當個人化的歷程。每個人用各自不同的方式面對過去的傷痛,在自己或身旁的人支持下,逐漸長出力量,繼續前行。
《你真的可以選擇不原諒》這本書深入剖析創傷事件受害者的心理狀態以及復原歷程,作者體悟到:「人類的自我治癒能力是相當了不起的,要強化這種能力,最強而有力的因素,不是別的,而是身邊人適當的關心與健康的支持態度。」
「這裡必須強調的是『適當性』與『健康性』,不適當的關心與不必要的行動,反而會成為危險因素,阻礙受害者的好轉。」
這本書正是要幫助你理解心理創傷中的親友或自己;同時,能以適當且健康的方式,提供他人或自己協助。
可不可以,我們能允許受害者選擇不原諒;可不可以,身為受害者的你,也能允許自己選擇不原諒?
書籍資訊
你真的可以選擇不原諒:第一本以受害者為中心的經典解析,用正確的視角陪伴受害者成為我們的好鄰舍,在黑暗中散發榮耀(ISBN:9786263610972)
※ 本文已取得作者同意轉載。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