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傑克一起看最近很熱門的一齣美劇《BEEF》,中文劇名是《怒嗆人生》。在其中一集,女主角艾咪被人問了一個問題:「你的父母給你的愛是無條件的嗎?還是有條件的?」
艾咪並沒有回答,但是鏡頭帶我們進入一段從前的回憶。看完回憶之後,評價自在觀眾心裡。
這一集結束的時候,我把電視關了。艾咪剛才欲言又止的痛苦表情,在我心中揮之不去。我考慮了幾秒,轉頭問傑克。
「你覺得,真的有所謂無條件的愛嗎?」
「怎麼樣叫做無條件的愛?」
「恩,就是讓小孩覺得他時時刻刻都是被愛著的?」
「這很難說吧,家長也是有自己的情緒的,總是也會有討厭小孩或覺得小孩很煩的時候,要怎麼樣才有可能時時刻刻都很愛小孩?再說『愛』到底是什麼?怎麼樣的形式叫愛?這感覺每個人說出來的東西都不一樣吧。」
有道理耶。我確實覺得,聽過非常多的父母都說「我非常愛我的孩子」,但是他們表現出來的行為,或者對孩子的看法,都非常的不一樣。他們的孩子,有的覺得被愛,有的覺得不被愛,有的搞不懂自己有沒有被愛。那樣的話,到底要用什麼標準來談無條件的愛?
愛到底又是什麼?犧牲是愛嗎?擔憂是愛嗎?為你好是愛嗎?無微不至的照顧是愛嗎?保護孩子不讓他受到任何傷害傷是愛嗎?
越往下想,我越覺得這個討論無法繼續,找不到一個共同的基礎。但是無條件的愛很常被提到,因為有條件的愛會讓孩子厭惡自己的某個面向,沒有辦法接受全部的自己。
但是到底要怎麼樣才有可能無條件?像是我的耳朵很敏感,我就是很討厭小孩在我旁邊或者是我在的房間裡大聲尖叫,如果小孩這樣做我就是會很火大。這不就表示我喜歡不尖叫的小孩,我不喜歡尖叫的小孩,這樣不就是一種條件了嗎?
等等。
我突然想到,上課時不斷提到的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他使用的詞彙是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而不是unconditional love。
「那如果不談愛,改成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呢?」
「那是什麼?」
「這是我們上課的時候常常會提到的,一個讓人感到安全安心,能夠自在探索和發展自我的環境裡,必須具備的三元素之一。翻譯成中文的話,並不是無條件的愛,比較像是,恩,無條件的正面關注或者看待?」
傑克還沒有說話,我的腦袋就自顧自地轉動起來了。
活到現在,跟我有所交流的人已經累積到一個不小的數目。我想到那些很明顯跟我在某些處事方面不太合拍的人,或者是觀念上有所衝突的人。
在比較年輕一點的時候,我很容易因為一個人跟我在某點沒有共識,就直接認為對方是個「討厭的人」。例如說這個人很容易遲到,訊息老是已讀不回,或者是做事情總是忘東忘西,累積個幾次之後我只要看到對方就會整個煩躁起來,開始能避就避。
但是當我有越來越多的經驗跟人深入來往,理解到每個人各自不同的面向時,我越來越少「非常討厭」一個人了。雖然這個人在某些地方讓我覺得很受不了,但是只要多加認識他,通常都會讓我發現其他我覺得有趣,很想多跟他接近的特質。於是,雖然我跟他相處並不總是很愉快,但是整體而言,我對他的看法是正面的,並不會一想到他就渾身不舒服。
「無條件的正面看待」是否就是在說這樣的心態呢?並不是我們必須要喜愛孩子所有的行為和面向,而是我們對他身為一個「人」的整體,始終保持一種正面的看法。於是孩子可以在這樣的眼光之下,安心地探索自己和衝撞規範。那個「安心感」並不是來自於父母永遠不會生氣,不會失控大叫,不會有情緒,而是來自於「爸媽不喜歡我現在做的事,而不是不喜歡我這個人」。如果孩子明白父母不喜歡的是行為,他可以改進,或是溝通;但如果他認定父母不喜歡的是他這個人,就會變成威脅到自我價值的創傷了。
所以重點並不是時時刻刻都得像聖神雕像,表現出和藹溫柔充滿慈愛的樣子,不管孩子是什麼樣煩人討厭的面目都可以談笑應對。而是讓孩子感受到,關係之間的起伏和情緒都是一時的。在那些波瀾的背後,我們對他的評價是永恆的:我們很高興能夠跟他成為一家人。我們一輩子都會是彼此最重要的人,沒有任何事情會改變這一點。
而能夠充分傳遞這份正面評價的,除了語言,還需要我們持續不斷地用行為去證明。
衝突的當下,盡可能讓吞下傷人的話,忍住傷人的舉動。如果失控,不逃避事後的道歉、說明和修補的對話。風平浪靜的時候告訴他「我愛你」,狂風暴雨的時候告訴他「我現在需要時間平靜」,整理好自己的時候再回來告訴他「我剛剛真的很不喜歡你那樣做,但是我沒有討厭你(如果『還是喜歡你』說不出口)」
我把想法告訴傑克,他點點頭。
「嗯嗯,我覺得這個聽起來合理多了,也比較有可能做到。」
今晚,我們兩人一致決議,捨棄琢磨怎麼樣才算是「無條件的愛」,直接跟自己承諾,我們願意做「無條件正面看待孩子的父母」。
「也許,」我心裡有個小小的聲音說:「我也應該嘗試做一個『無條件正面看待自己』和『無條件正面看待配偶的伴侶』的人。」
一步一步來吧,至少我明白方向在哪裡了。
※ 本文已取得作者同意轉載。
作者: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