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繪本
Author:Josep Sucarrats
Illustrator:Miranda Sofroniou
民以食為天,飲食不僅僅是人的基本需求,也帶來精神上的滿足。人們圍著餐桌互動、締結情感,在不同的烹調方法發現科學與美學,吃的食材與方式與當地資源、傳統沿革甚或宗教信仰都息息相關。比起經過加工與包裝的餐廳,反映了歷史與文化的市場才是最接地氣的地方,這裡陳列了當地最被普遍使用的食材與各式用品,聚集了農林漁牧業的攤商和市井小民,一眼望去,各地的市場貨物像馬賽克拼貼成不同色系,也調和成獨有的氣味衝擊我們的嗅覺,最棒的味覺饗宴可能也藏在這裡。認識沒見過的食材、嘗試沒看過的小吃,跟攤家提問求知,為耳邊鼎沸的外語交談聲貢獻幾句,逛市場本身就是充滿驚奇的體驗。
此書的編排方式以各種簡單提問展開,有5W1H的脈絡。揀選了世界上具代表性的知名市場做歸納,以更有系統的形式去認識世界的市場。題材本身就很吸引我,畫風更是大加分,內容也給予我跟蛋黃愉快地的共讀體驗。
Why?
為什麼會有市場?
初衷都是為了生活所需,而後才有了交流思想與知識的目的。作者從遠古的市場雛型開始談起,從最早的流動攤販開始,到後來固定聚集在同一個場所交易。
古希臘在市中心的廣場發展出露天市集,但古羅馬喜歡辦在室內,因而打造出相關的專屬建築,而北美的印第安部落市集則在河面上!印地安人划著載滿交易物件的獨木舟,互相交換需要的物品。後面又接續介紹了幾座歷史上極具特色的異國市場。
What?
我們在市場裡可以做什麼?市場裡又有什麼?
市場雖然是為了添購食材與生活用品的地方,等自己也成家開始增加跑市場的機會後,就發現逛市場不僅僅是如此而已。我們透過攤商的分享認識了蔬果的時令、奇趣的新品種,學習在超市無法被面授的烹調手法和料理小撇步,還不乏美味的熟食小吃可以直接加菜。
也有許多婆婆媽媽醉翁之意不在酒,否則我們不會看到販售衣物配件的商家、妝點家裡的花草或擺飾攤,她們在這些地方停留的時間可能還久得多。市場裡常見的熟面孔多了一份人情味,閒話家常兩句也能會平凡的生活添色。
為什麼到其他國家旅行時,當地市場是非常值得走訪的地方?
特定市場才有的不尋常食材,絕對讓人大開眼界。作者也列舉了一些驚奇食材,有些我們已經不陌生,但有的我還不用談到品嘗,光看圖文就需要勇氣了。
Where?
食物從哪裡來?
一般而言,我們在市場看到的都是最新鮮的商品,從鄰近的區域運來的農產品或漁獲。但因為運輸技術的發展,市場也會有來自遠方的產品,加上各種延長保存期限的方式諸如冷凍、醃漬與乾燥等等,讓現今的市場也變得更多樣化。
這一頁很清楚描繪了某樣食材的旅程長度與起終點,並在後面幾頁搭配悅目娛心的插圖進行詳述。
市場的種類當然也是因地制宜,天氣、地形或商品種類都會影響市場的樣貌。在陰雨霏霏的英國,買賣的興致能夠不受天候影響是很重要的。
開幕於1822年的利物浦聖約翰市場據說是最早加蓋屋頂的室內市場,此後在世界各地開始有愈來愈多類似的設計。鮮少下雨的非洲則幾乎都是露天市場,東南亞國家則常見水上市集,載貨的船隻連卸貨都不必,直接駛進市場做生意。
其他也有特定貨品的專賣市場,像是魚市場、古董市場、雜貨市集,或是只給特定採購人士的批發市場。伊斯蘭城市的市場賣的東西也不太一樣,知名的大巴札就以珠寶和鐘錶為主,傳統食物為輔。
How?
我們如何付錢?
在不同的市場,甚至有不同的付帳方式呢!古文明開始就有的以物易物、發展出通用貨幣後的現金付款,還有科技進步後的信用卡以及手機付帳。也有些市場有殺價文化,討價還價的過程比省下的金額還有樂趣。
Who?
市場裡都有些什麼人?
在這短短的跨頁裡塞滿了異國情懷與人生百態,因為我們明白書頁之外還有更多繁不及載的例子。川流不息的人潮中,擦肩而過的人各有不同的故事。
看著在這張世界地圖豐富的市場標示,我的心已經飛出國界,因期待著下一座可能造訪的市場而澎湃不已。
書籍資訊
來去世界各地逛市場(ISBN:9789573296386)
※ 本文已取得作者同意轉載。
作者:Noel 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