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繪本
Author:Jon Klassen
書裡一共有五篇小品,卡拉森以巧思編綴,讓它們可以各自獨立卻又彼此牽繫,具有連貫性。沒有旁白或敘述,完全以角色的對話配合插圖來推進劇情,在大片天空背景的襯托下,極少的視覺干擾讓角色的表情舉止更為醒目,就像上演一齣舞台劇似的。圖文的精心安排不見贅述,誠如前作的手法,用不同顏色的字體來區別發言者,讀者很自然會循線細查畫裡的細節,領略到情節的幽默之處。
都戴了一頂小禮帽的烏龜和犰狳,為了誰的位置比較好而意見分歧,一顆從天而降的大石頭打破了僵局,也造成新的局面,加上第三者的出現,延伸出一連串的故事發展。令人發噱的情節之外,還嗅得出一些人性的弱點,嫉妒、猜忌、不服輸、倔強等等。石頭代表了意外?變數?轉機?弦外之音蘊含寓意。
The Rock
那朵小花所在的地點,是烏龜最喜歡的位置,他希望犰狳也同意他的想法。犰狳來了,卻說感覺不是很好,想去有小草的地方看看會不會比較好。
同時間,一顆巨石正從天上落下。
犰狳走到小草那兒後,烏龜問他感覺如何,但距離太遠,犰狳為了聽清楚烏龜說什麼而走回他身邊,但感覺卻比第一次更糟,他決定回去小草那兒。一條戴貝雷帽的蛇來了,犰狳邀請他加入自己。
看到犰狳有新朋友相伴,烏龜不服輸地喊:「我的位置比較好!」但犰狳表示聽不見。
烏龜再走近一點喊,聲音仍然傳不到犰狳那裏。
翻頁的過程中,我們看到烏龜繼續往前走,直到…
那顆大石頭毫無預警地落在他最喜歡的位置。卡拉森的插畫風格雖然沒有太多線條,卻能精準表現出動物們睜大眼睛的驚恐。
犰狳的神直覺讓他們避開了一場意外!有時候不要太堅持己見,換位思考也許會有新的收穫,甚至避免致命的錯誤。
The Fall
這個一語雙關的標題下得很有意思,同時暗示了大石的墜落和烏龜的摔落。帽子、龜殼和石頭的側面正好都與地面夾出一個三角空間。
犰狳看見烏龜翻倒在大石頭邊,問他是否在爬石頭,烏龜否認。
犰狳問他是否摔下來了,烏龜又否認。
犰狳再問他是否需要幫忙,烏龜拒絕,還說自己不需要幫助。
犰狳覺得大石頭底下的三角空間很適合打盹,空間剛好可以容納兩個人,但傲嬌的烏龜又拒絕他的邀請,嘴硬說自己不會累。
「我永遠不會累。」烏龜說。
最後卻也闔上眼,陷落(Fall)了。
大家都對卡拉森的風格不陌生,但我還是要讚嘆他能用微妙的色彩渲染將簡單的畫面處理得毫不單調。
The Future
犰狳坐在大石頭上想像未來,也許是上次一起打盹過,親密度上升,烏龜難得沒持反對意見加入了冥想。兩人共享想像空間,是比較奇特的設定。
他們想像,未來大石頭的周圍會多出很多生物,
長成一片嶄新的森林。
他們想像,會有一個不明生物出現在森林當中,
發動一場駭人的攻擊。
烏龜驚叫出聲,犰狳要他噤聲,以免被怪物聽見。
等怪物離開,嚇壞了的烏龜表示再也不要跟犰狳一起想像未來。
這篇乍看非常無厘頭,但烏龜心態的轉折和結局的伏筆讓它不可或缺。未知總是讓人恐懼,有時甚而產生多餘的想像,大驚小怪沒有幫助,平心面對才是正解。
What’s that?
We’re in the future, I don’t know what it is.
The Sunset
我最喜歡的一篇。向晚的天空有深藍到橘紅的漸層,映照在犰狳和蛇身上的微光,開頭的落日風景就很迷人。夕陽半沉的形狀又與龜殼相呼應,非常有趣。讓我聯想到日繪《チキンライスがいく(雞肉飯向前走)》。
這是一個看夕陽的好位置,視線完全沒有阻礙。
“What are you doing?”
聽不見犰狳的回答,烏龜一頁一頁逐步靠近,但等他終於走到犰狳面前,夕陽也沒入地平線了。
“We are not doing it anymore.”
雖然早早猜到結果,看到黑夜中三雙明亮的眼睛,還是覺得很爆笑。慢慢轉暗的天色中,緩緩行進的烏龜是不是意外成為兩人視線的阻礙呢?
No More Room
最後一篇的時序緊接在第四篇之後,看著在大石頭下相偕打盹的犰狳和蛇,烏龜萌生妒意,猜疑地問是不是空間只夠他們倆,容不下他,他們才不繼續稍早在做的事(看夕陽)。
這篇將前面累積的梗都用起來了,結局收得精采,前面已經說得太多,這部分的閱讀樂趣就留給各位了。96頁的篇幅,實際翻過才有完整的體驗!
書籍資訊
The Rock from the Sky (精裝版)(ISBN:9781406395570)
※ 本文已取得作者同意轉載。
作者:Noel 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