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幫孩子們上作文課時,有時會設計語文遊戲的趣味競賽,總會有孩子問我:「老師,贏的人有什麼獎勵?」我總是說:「你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努力贏得勝利,你會覺得很開心,老師也會覺得你很棒,這就是最大的獎勵。」
現代的孩子相較於過去的年代,多半是豐衣足食、應有盡有,我曾問孩子想要什麼禮物,有些孩子甚至答不上來,因為該有的都有了。即便如此,但現代的孩子卻似乎更依賴物質的獎賞,為孩子準備一點點糖果餅乾或是文具用品做為獎勵其實很簡單,不花錢也不費事,但我總希望孩子能學習從精神和感受層面得到滿足,而不是被物質所取代與誘惑。
我總跟孩子說,每個人都在遊戲中盡力爭取勝利,可以讓遊戲變得更好玩,因為只是為了好玩,所以最後誰輸誰贏都沒關係。而如果贏的人可以獲得獎品,會變成爭取勝利是為了要拿到獎品,每個人為了拿到獎品就覺得非贏不可,但最後還是會有人輸,輸的人拿不到獎品就會覺得難過。在我做了這番說明之後,有時孩子還是免不了會為了沒有獎品而感到有些失望,但卻絲毫不影響他們投入遊戲的動力,每每還是奮力的搶答,遊戲結束時對於輸贏也只是化為一聲歡呼或輕嘆,而我也不忘肯定每個人合作與努力的精神。
趣味競賽的重點在於「趣味性」而非「競爭性」,不給獎品是為了讓孩子著眼於「玩遊戲」的過程,而不是「得到獎品」的結果,也希望贏的人能夠單純的享受經過努力而爭取到勝利的成就感,不是因為拿到獎品;輸的人即便有些失望,也是純粹體會努力未必獲得成功的失落,不是因為拿不到獎品。內在的感受不會被物質所混淆,這是我想帶給孩子重要的學習。
小時候,我課業表現向來不錯,參加各項比賽也履獲佳績,父母從不曾為此給過我任何實質的獎勵,我卻能由衷的為自己努力所得到的成果感到滿足,並且在心底肯定自己。我希望,對於這些衣食無缺的孩子,我給的,是更多的精神力量。
※ 本文已取得作者同意轉載。
作者:Laur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