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會在臉書上,看到這樣的故事:有媽媽在街上情緒失控罵小孩甚至打小孩,一旁看不下去的大人出手(或出言)介入。有時候介入者也會因為有情緒而口氣不好,有時候媽媽再罵小孩一下然後就離開了,有時候會和介入者對話,雙方會溝通各自的想法和感覺。
每次看到這樣的故事我心情都很複雜,一方面高興現在小孩的權益越來越受到重視了,另一方面為媽媽覺得難過。因為,我雖然努力當一個有理智的媽媽,盡量與小孩溝通,不用打罵教育,但是我也曾經情緒失控在街上罵小孩啊。在那樣做的當下,我最主要的感覺是無力和無助,而不是我想傷害我的小孩,或是覺得用罵的他就會聽話。當然,我也有在宣洩我的情緒。
有人會說:情緒來的時候你該去面對你的情緒,而不是把它發洩在小孩身上。你該面對你的無助、無力、在意別人眼光的焦慮…這些話在理論上都聽起來很好聽,但是,有多少人能在情緒上來的時候保持冷靜、看見自己的情緒、然後去面對它、整理它? (打個比方: 有多少人能夠一邊抱小孩一邊炒菜一邊辦公一邊回應另一個小孩的要求一邊和老公說話然後還保持和顏悅色?) 情緒來的時候,不宣洩是要怎樣呢? 把它壓抑在心中,對媽媽和小孩會比較好嗎?
當然,情緒宣洩的手法和強度是可以討論的。我並不是在說,媽媽有情緒的時候,小孩就活該被罵甚至被打。在理想的情況下,情緒可以找到一個比較適合的宣洩管道(比如可以不要罵不要打,也許媽媽可以暫時離開,或是去某個地方大叫)(但是我們得記住人生中多半是不理想的情況,媽媽不一定可以離開,不一定有可以大叫的地方),以及宣洩的時機(比如在獨處的時候生氣,但是媽媽也不一定有獨處的時間和空間)。透過練習以及不斷的失敗(重點是不斷的失敗,在練習中失敗,在失敗中練習),情緒的強度也不會那麼強烈,而是在小孩、媽媽以及社會標準都可以接受的範圍。
(在這邊我要說:情緒不是原罪,我們不可能生活在沒有情緒的真空世界,讓自己與小孩看見情緒,以及看見怎麼面對情緒,是一項重要的教育。你可以不對小孩發脾氣萬事好好溝通,也可以和他說: 「不要生氣,好好講。」但是你可以這麼說到什麼時候? 有一天他萬一生氣了、或他的愛人上司朋友同學生氣了怎麼辦? 我們是在進行教育工作,不是在選旅行社的配套行程啊。)
看見媽媽情緒失控,需要介入嗎? 我覺得介入不是壞事,在極端的例子中 (比如真的打罵得很兇),強制介入可以防止小孩受到暴力傷害。但是,如果情況沒有那麼危急,介入的手法可以更溫柔一點。這不是說要溫良恭儉讓,而是溫柔堅定,用正面的「你需要幫助嗎?」取代「不要那麼兇好嗎!」當然,這之中的拿捏是很困難的 (而且介入者也會有介入者的情緒),在有些情況下,也許大吼一聲比問你需不需要幫助更有效,在另一些情況下,也許在旁觀察 (觀察是為了確認,媽媽不會做出傷害小孩或自己的行為),等媽媽自己冷靜下來,會是比介入更合適的手法。
我想有許多母親,她們都想要好好地對待孩子,不想要傷害孩子 (當然,也是有不負責任、虐待孩子的母親,我說有「許多母親」想好好對待孩子,並不代表「所有母親」都如此) 。但是她們不一定知道怎麼做,也不一定有能力一次就上手。她們也許看了很多書,知道該怎麼做比較好,但是她們沒有練習的機會,當她們是孩子的時候,也沒有人教過她們怎麼面對情緒,甚至,大人反而會壓抑她們的情緒。當她們成為母親,她們不只要面對孩子的情緒,也要面對自己的情緒。她們不是在走進考場前就準備好了的,而是只能現場即興、隨機應變 ── 而且,是在許多人的批判、期待、懷疑、鼓勵目光之下做這件事。
輕率地要媽媽「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啊」或問「為什麼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其實有點像在問:「何不食肉糜?」我們就老實承認吧,社會對女人的要求是很高的,而對媽媽的要求則更高。女人最好安分守己,如果有成就,她最好不要犯錯,一旦犯錯任何言行就會拿到顯微鏡下放大檢視。與其叫媽媽不要在意,或是挑剔她「罵小孩只是為了表演給旁邊的人看」(對啊,當然是要給別人看,不然她為何要表演?),不如去想想:可以怎麼做,讓媽媽的壓力小一點? 可以怎麼做,去改變旁人的眼光? 旁人的眼光真的是合理的嗎?
然後,我希望下次看到類似的故事,主角可以不必是媽媽。關於媽媽的感人故事和恐怖故事太多了,來一點爸爸的勵志故事或失敗故事吧。
※ 本文已取得作者同意轉載。
作者:遜媽咪交換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