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期末,陪著女兒準備考試,原本是一番好意,卻意外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老公說:「妳會把孩子的語言或行為加上妳自己的慣性解釋而對孩子生氣,其實孩子根本不是妳想的那樣。」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回想這兩天被女兒激起的情緒,或許真的是來自於我解釋上的謬誤。
我一直很納悶,為什麼在教女兒功課的時候很容易失去耐心,經由老公的提醒,才發現原來是我在多方引導她之後,總期待她能順著我引導的方向去理解,在答案呼之欲出時,如果她依舊想不出來,我就會認定她是心不在焉或是懶得思考。然而,孩子想不出來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性,也許她累了,或是我的邏輯思考方式與她不同,亦或純粹就是在某個瞬間莫名其妙的被卡住–我的求學過程就經常出現這種鬼打牆的狀況。我對孩子的行為反應背後有一套自己的解釋,當我覺得她態度不佳或不夠專注,我就會感到生氣,而生氣並不能解決孩子的困惑,恐怕只讓孩子產生心理壓力而更想不出來,如果我能夠跟孩子核對確認真正的問題所在,也許就會更有效的解決問題。比方說,若孩子累了,就讓孩子休息一下再回來;若是我的教法無法順利的啟發他,可以試著改變教學的方式;若只是單純的被卡住,就給孩子一些時間自己去摸索。
情緒的背後有著一個操控的機制,那便是對事件的解釋系統,當我們能夠去探索自己的解釋系統,就能了解情緒的來源。嘗試調整與改變自己的解釋系統,或是逆向操作–不主動解釋事件(因為容易落入慣性思維),而是敞開心胸去傾聽孩子的解釋,通常有助於突破自己的盲點,並且在雙向交流之下尋求更有效的解決方式,而不至於反覆落入情緒的桎梏,徒然破壞親子關係,問題卻仍一再重現了。
※ 本文已取得作者同意轉載。
作者:Laur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