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在意孩子的語言能力。所有的親子衛教、教養書籍也都鼓勵我們和孩子說話、刺激孩子的語言發展;在這之中,我們關心孩子說了些什麼(語言的內容)、是不是顛三倒四辭不達意(語法、語意的正確性),以及能不能在正確時機使用語言和他人溝通,讓別人了解自己(語用能力)。
這裡想和大家簡單談談語用,這是一個容易偏誤但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能力。我們回想一下,是不是曾經在談話時出現這樣讓人覺得哪裡怪怪的情況:
某甲:「我今天早上搭到一班故障的公車,超倒楣的,害我遲到!」
某乙:「我今年還沒有遲到過耶!」
某丙:「某丁傳訊息說他再十分鐘就會到了,等等吃什麼?」
女朋友:「我覺得這部電影真的很棒,女主角的情感太壓抑了,演員很會詮釋,不知道她還演過什麼電影耶。」
男朋友:「上次來看空調比較剛好,今天太冷了。」
注意到了嗎?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談話只講自己想講的,並不關心當下的語境和對方的焦點。
然而大多時候我們就繼續互動下去,不放在心上,習慣自己和別人這種「不精準的射擊」,談話交集的深度愈來愈淺;只有當某一天,我們需要嚴肅的表明立場、捍衛態度、挽救關係或教育子女時,才會發現不精準的習慣讓我們很難抓到溝通重點。
回到孩子的語言。使用語言的意義在於溝通,也就是「能在適當的時機說適切的話」、達到互相瞭解的目的,這和語言的內容、文法的難度不盡然相關(當然,語法能力愈強愈有機會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即使孩子只能表達詞彙,準確使用詞彙來溝通,也勝過講了一堆文法句型可是別人仍不知道他要做什麼。
我們來想像一個情境:孩子很想認識另一個陌生的同儕,他們第一次接觸。
孩子甲說:「你好!」
孩子乙說:「我們家很多玩具。我有很多車子。我有蝙蝠俠的也有忍者龜的,那是我媽媽買給我的。上次我們去玩具店還有看到車子。」
上述哪一個孩子直接使用語言達到了溝通目的呢?
語法、語意的正確不代表成功的語用,若從適應的角度來看,孩子只能說兩個字也沒有什麼不好。精準的語用除了符合情境語境,也包含了解互動的對方「在當下需要聽到什麼」;更進一步,還包含了話題什麼時候結束或轉換、深入的程度、訊息的修補等等,這是語用為什麼重要、也為什麼困難的地方,不僅和語言相關,也和社會心理方面的能力環環相扣。
語用能力的發展和調整是需要終身學習的,我們大人可能都有改進的空間,一輩子都要練習如何好好和別人溝通。好像很複雜,那麼我們該如何開始呢?其實只要從生活情境做起,從身教做起,從每次和孩子說話時做起,把握幾個重點,看似困難的能力也能從小培養,甚至孩子只能講單字都能練習。
1. 重視每次談話,重視談話的共同焦點是什麼,讓「圍繞焦點」變成一個習慣,即使只有一句話。
2. 當孩子主動分享時,接著孩子的話回應,用身教讓孩子知道回應的重要。當我們主動分享時,也鼓勵孩子的任何切題回應。
3. 鼓勵符合情境的話。當孩子的話不符合情境時,如果孩子還小,示範這時候該說些什麼;如果孩子大了,和孩子討論,點出剛剛話題的重點和對方的想法,教導孩子如果要切換話題時該如何修飾。
4. 從功能性的角度來看語言。意思就是,無論孩子說出的是詞彙、片語還是完整句子,都要考量說話背後的動機,比對動機和語言內容是否相符。例如,孩子想要搭捷運不想坐公車,可是口中卻重複說著「這個是公車」(描述),這時可以示範「我要搭捷運」(需求表達),讓孩子內在動機與說出來的語言相符。
※ 本文已取得作者同意轉載。
作者:黃怡菱老師